B超监测排卵你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儿
发布时间:2018-09-29 来源:徐州九龙妇产医院
备孕许久没怀上,排卵试纸不能正确测到排卵,决定做个卵泡监测。那么,什么时候去做卵泡监测(月经后多少天)合适?一般一个周期需要监测多少次?哪种排卵监测方法最常用?
『排卵监测』
●排卵监测是评估女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方法。排卵监测有多种方式,包括:基础体温的测定、宫颈粘液的评估、B超监测、激素的测定。这些方式各有各的临床意义。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配合基础体温测定的阴道B超监测,它通过跟踪监测优势卵泡,最能客观反映卵泡生长发育状况,观察是否有排卵,并同步反映子宫内膜的发育状况。
●通常来说,有排卵的正常女性,一般每月发育一枚优势卵泡,并排出一枚卵子。少数女性,可能偶然有两枚或两枚以上的优势卵泡发育。在使用促排卵药物的周期中,可能有若干个优势卵泡发育。对于门诊促排卵后指导受孕或人工授精的患者,我们一般采用微刺激的促排卵方案,目的是获得1~2枚发育良好的成熟卵泡及同步发育的内膜。英国皇家生殖学会规定,该周期若有≥4枚优势卵泡发育(卵泡平均直径≥14mm),为避免卵巢过度刺激及多胎的发生,需严格避孕,并取消人工授精。
『卵泡监测的常规方案』
●对于月经周期28~30天的女性,优势卵泡从月经周期的第6~8天开始发育,您初次监测的时间可以在月经周期的第11~12天,之后根据优势卵泡的大小来决定下一次的监测时间,我中心制定了一套监测程序:
◆最大的卵泡直径<11mm时,下次监测的时间间隔为3~4天;
◆优势卵泡直径11~14mm时,下次监测的时间间隔为2天;
◆当优势卵泡直径14mm以上时,下次监测时间间隔为1天;
●自然周期待体温上升后,B超监测卵泡是否消失或塌陷,预示已经排卵。促排卵周期或人工授精周期,在卵泡直径>18~20mm时,预示卵泡已经成熟,可以注射HCG,48小时后观察卵泡是否已经排掉。
●通常每个周期B超监测的次数应控制在3~4次,这是一种比较经济和准确的B超监测方案。
『特殊周期的排卵监测』
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监测方案。
●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患者,应该根据月经周期的长短,适当调整初次监测的时间,月经周期较长者适当推后,月经周期较短者适当提前。
●根据以往卵泡发育的速度,相应地调整本次监测的间隔时间;对于以往优势卵泡提早排卵的患者,当卵泡发育至14mm以上,就会增加监测频次。当优势排卵发育成熟至直径18~23mm,自然周期可以自测基础体温,升高>0.2℃(大约36.7°以上)后复查B超,观察是否已经发生排卵。
●如果到周期第20~25天左右,已经监测了2~3次B超,仍然没有观察到优势卵泡,可以根据情况停止监测,视为无排卵周期。到门诊请医生处理,制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。
●促排卵周期的患者,为确保排卵、更好地把握受孕时间、同时增强黄体功能,常规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注射诱发排卵,指导患者夫妇受孕。HCG注射后48小时复查B超,如成熟卵泡已消失或塌陷,则可适当给予孕酮进行黄体支持10~14天。
●继后查验血或尿HCG,判断有无怀孕。如HCG阳性,则继续黄体支持,至HCG阳性后15天左右,行阴道B超检查。如本月未受孕,则可停药等待月经来潮,本周期的监测和治疗就结束了,需要从下次月经周期的第1~4天,开始新的周期的促排卵治疗。
『注意事项』
●在B超监测排卵的过程中,要携带好门诊病历和卵泡监测记录表,B超医生就可以按照指定的方案进行监测和记录,不然可能会耽误诊断或治疗。
●在B超医师正进行操作的时候,不要和TA说话和问询,以免打扰,造成因医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错误。
●促排卵方案中有注射药的周期,注意一般需用药直至卵泡成熟注射HCG的日子,中间不能停药超过医生规定的间隔。
●在复发性流产的患者监测卵泡时,最好能同时测量基础体温,从月经第一天测到下次月经第一天,以帮助医生分析黄体功能的状况。当然,如果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,最好每个B超监测排卵周期都测基础体温。